期货交易中,突破是重要的交易信号,它预示着价格可能出现趋势性变化。“突破后的突破”则更进一步,它指在一次突破行情确认后,价格再次突破前期高点(或低点)形成的新的突破形态。这种形态通常意味着趋势的延续和加强,为交易者提供更清晰的交易方向和更可靠的入场信号。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以已突破的期货怎么做”,即如何把握突破后的二次突破机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风险管理策略。 中的“已突破的期货”指的是价格已经突破了某个关键阻力位(上涨趋势)或支撑位(下跌趋势),而“突破之后的突破”则指在第一次突破后的回调或震荡整理之后,价格再次突破前期高点(或低点),形成确认趋势延续的形态。 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策略,并提醒投资者风险始终存在。
准确识别突破后的二次突破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任何价格上涨或下跌都是突破。 需要明确定义“突破”。一个有效的突破需要一定的成交量配合,价格需要有效突破阻力位或支撑位,而不是只是短暂的突破后便回落。常用的技术指标如均线系统、MACD、KDJ等可以辅助判断突破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识别回调或整理的形态。 突破后,价格通常不会一直单边上涨或下跌,而是会进行短暂的回调或震荡整理。这种回调或整理的幅度和时间要适中,过大的回调可能会否定之前的突破,而整理时间过长则可能预示着趋势的改变。常见的整理形态包括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矩形整理等。 二次突破需要价格有效突破前期高点或低点。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超过前高/前低,还需要成交量配合,并伴随一定的突破动能,才能确认趋势的延续。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较为可靠地判断出突破后的二次突破形态。
在确认突破后的二次突破形态后,我们就可以制定具体的交易策略。常见的策略包括:
1. 突破确认策略: 在价格有效突破前期高点(或低点)后,等待价格回撤至突破点附近,并在支撑位(或阻力位)附近买入(或卖出)。这个策略可以降低入场风险,减少追高的可能性。
2. 突破后回调买入(卖出)策略: 当价格突破后出现回调,回调幅度参考前期突破情况和技术指标的支撑位或阻力位,在此位置进行抄底(顶)操作。这个策略要求交易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市场趋势的判断能力。
3. 均线系统策略: 结合均线系统判断趋势的延续性。当价格突破后,如果均线系统保持多头排列(或空头排列),且价格突破前期高点(或低点),则可以考虑继续持有或加仓。
4. 结合其他技术指标: 除均线系统外,还可以结合MACD、KDJ、RSI等技术指标,综合判断趋势的强弱和入场时机。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指标并非万能的,需要结合价格形态和成交量等因素综合判断。
选择哪种策略取决于个人的交易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交易者可以采用突破确认策略,而激进型交易者则可以选择突破后回调买入(卖出)策略。
期货交易风险极高,即使是看似稳健的“突破后的突破”策略,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严格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1. 止损设置: 这是任何期货交易策略中都必须考虑的因素。止损点应该设置在合理的支撑位或阻力位下方(或上方),一旦价格跌破(或突破)止损位,应立即平仓止损,避免更大的损失。止损位不能随意设置,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
2. 仓位控制: 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单一交易中。分散投资,合理控制仓位,可以降低单笔交易的风险。
3. 资金管理: 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计划,设定每笔交易的最大亏损比例,严格遵守计划,避免情绪化交易。
4. 止盈设置: 设定合理的止盈点,锁定利润。不要贪婪,见好就收。
5. 市场变化: 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一旦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应及时调整交易策略,甚至平仓离场。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对价格走势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市场恐慌性抛售或疯狂追涨的情况下,即使是有效的突破后的二次突破,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回调甚至反转。
2. 消息面影响: 重大消息面事件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巨大的影响。交易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上的重要新闻和公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交易策略。
3. 交易周期: 不同的交易周期有不同的特点。日内交易的波动较大,风险也较高;长线交易的波动较小,风险也较低。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周期非常重要。
4. 经验积累: 成功把握突破后的二次突破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新手交易者应该从模拟交易开始,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
“以已突破的期货怎么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把握突破后的二次突破,需要交易者对技术分析有深入的理解,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在期货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记住,任何交易策略都存在风险,谨慎操作,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