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铜期货3月(伦铜期货新浪财经):今年以来伦铜库存增加,隔夜伦铜继续大跌,与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有关。4月9日,伦铜现货报价下跌23美元至636.25美元/吨,较3月合约的贴水上涨了2.3美元/吨。此后伦铜现货止跌企稳,外盘价格震荡下跌。
供应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的供应主要来源于亚洲铜冶炼厂,但从2010年至今,亚洲铜冶炼厂的年产能就已达1,150万吨。然而近年来,中国的进口铜数量已出现了变化,中国产量在2002年时占世界总产量的37%。尽管中国近几十年来一直对中国铜业依赖,但近年来,该国开始关注从欧洲和日本进口铜的事。虽然该国的港口所在地在中国上海,但受的影响,其产量也出现了变动。
由于中国的精炼厂在过去几年中削减了其在海外的产能,尽管它也在采取措施降低运营成本。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从世界范围内进口的铜矿可以逐渐增加,但无法完全取代中国的产能。
市场仍有中国对全球铜的需求,这从铜进口开始就显示出来。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量购买铜以稳定全球经济,推动了该国铜出口,将全球铜供应格局维持在短缺的状态。
下游消费情况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商品交换的由商业贸易到工业生产,极大刺激了国内和消费,使得铜的需求得到了强劲的增长。但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逐渐不再关心铜的供应,这促使了铜的消费减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铜的需求量开始出现波动,当时铜的进口量仅为平均每周的2,206吨,这是因为大多数时间以外的铜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中国港口的铜的库存则维持了较长的时间。
上世纪70年代,全球大规模购买铜矿,使铜价持续走低,以弥补的溃坝事件造成的价格下跌。在这种情况下,铜价回升至每吨4000美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低约100美元。这使中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俄乌冲突造成的铜供应短缺。
下面是2012年-2016年全球铜矿产量
再来看国内,全球铜矿产量为45,940吨,同比增加1.4%,这使中国铜产量呈现下滑的趋势。根据BP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的铜产量为21.8万吨,同比增加0.9%。而2020年1月,中国铜产量为62.2万吨,同比增加3.2%。中国铜产量是全球第一大铜矿,也是全球第二大铜矿。
从下游消费来看,中国下游的汽车行业是最大的消费领域,国内的空调行业也是第二大消费领域,这也使得中国空调行业的需求保持高增长。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的汽车产量还将增加,这将为下半年空调行业的销量提供较好的支撑。
总结
国内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复苏,对铜需求会有较好的提振。不过,经济复苏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国内的经济增速低于发达国家,二是国内的投资增速低于发达国家,这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铜的投资增速缓慢回升,对于铜需求的增长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至于铜的价格走势,目前就难以捕捉,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笔者认为,铜价若想在反弹后继续上行,需要看国内经济的复苏情况。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下滑,可能会使得铜的需求放缓。